中国女足昨天在厦门以3比0击败泰国女足,取得了巴黎奥运会女足赛亚洲区预选赛第二阶段12强赛小组赛的首场胜利。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个胜利,中国女足的形势并未根本性好转。在11月1日对韩国女足的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女足只有取胜才能保留出线的希望。但是,中国女足前两场比赛表现一般,给人们带来了不乐观的感觉。
在输给朝鲜队之后,中国女足的出线情况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幸运的是,在对泰国队之前,韩国女足与朝鲜女足战成0比0平局。对于陷入困境的中国女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如果韩国女足战胜朝鲜女足,那么中国女足需要在净胜球方面领先才能保持出线的希望。然而,中国女足很难以超过10比1的比分战胜泰国女足。所以,韩朝平局使得中国女足仍有机会争取出线权,前提是先战胜泰国队,并尽量争取多进球。
尽管中国女足全力争取大胜,但从人员和战术安排来看,明显缺乏针对性。虽然442阵型和双中锋安排没有问题,希望利用身高优势攻击泰国队,但首先需要两侧不断传中或中场将球输送给锋线球员。比赛开始时,中国女足还有一些攻势,但机会把握不好,未能打破僵局。直到第15分钟,才由陈巧珠斜传后点得分。这正是中国女足所希望采用的进攻套路。
然而,打破僵局后,中国女足的进攻变得毫无章法。主要表现在无球队员的接应和跑动上,因为缺乏接应和跑动,中国女足无法有效地向前推进。前场球员更多地等待球传递,当无法接到球时,双中锋也失去了威胁。相反,在对方逼抢下,中国女足只能回传或频繁失误。这暴露了中国女足战术安排上的问题,因此双中锋并未如计划中产生理想效果。下半场,水庆霞不得不将王妍雯替换下场,改打单中锋。
这让人怀疑:赛前,中国女足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演练?不仅在技战术安排上存在问题,在球员选择方面也存在疑团。中国队这次召回的海外球员都是中前场球员,按理说可以全部启用他们,因为虽然各自在俱乐部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整体要求和原则基本一致。如果使用本土球员,由于彼此磨合时间短,很可能无法有效合作。而且,国内女足赛场上的要求与欧洲不同,跑位和配合几乎完全相反,很难发挥出最佳效果,甚至可能相互干扰。
此外,从实战情况来看,教练组似乎对海外球员的踢法和作用缺乏了解。他们仍然按照这些球员在国内赛场上的固有印象来使用他们。因此,比赛变得越来越混乱,正常的进攻套路毫无效果。第二个和第三个进球更像是偶然得分。尽管最终比分是3比0,但整场比赛让人们对中国女足失去了信心。
眼下,形势显而易见,其他小组的比赛已经结束。在11月1日的第三轮比赛中,即使中国女足能够击败韩国女足,获得小组第二名,也可能被排除出线。这是因为第三小组的乌兹别克女足对阵印度女足的比赛晚于中国女足与韩国女足的开赛时间,净胜球方面存在差距。所以,中国女足的出线前景相当不乐观。而且,这种不乐观是建立在击败韩国女足的前提下的。如果连韩国女足都无法战胜,那么中国女足就无法与其他小组的第二名进行比较了。
希望中国女足能够运气好一些。
声明:本站文章仅个人学习使用,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