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1年龄段U22国奥队在12月26日的热身赛上以2比1击败了马来西亚国奥队,成功复仇并结束了2023年的比赛。尽管这只是一场热身赛,但对于国奥队来说,这两场比赛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节奏和对抗,并找回比赛的感觉。然而,在当前注重结果的环境下,输球必定会面临批评和指责。因此,国奥队在首场输给马来西亚队后,主教练成耀东和全队都感受到了外界的压力。
近年来,东南亚足球,包括马来西亚,一直在不断进步中。当我们强调国奥队历史上首次输给马来西亚队时,外界有意选择性地回避或者根本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马来西亚队曾经让韩国队吃过苦头。此外,在2018年的印尼亚运会上,孙兴慜领衔的韩国队也曾在马来西亚队手下失利。相比之下,中国足球近年来一直止步不前,而他国则在不断进步,所以如果中国足球继续停滞不前,未来输球的情况可能会更多。
马来西亚从国家队到此次来沪的国奥队近一两年招募了大量学院归化和非血缘归化球员,国家队首发阵容只有两三名本土球员。在2023年国际足联排名中,马来西亚国家队是提升排名第三的球队,这与他们使用归化球员有直接关系。而国奥队中也有很多归化球员,主要是通过血缘归化。在比赛中,当中国和马来西亚球员进行身体对抗时,中国球员显得吃亏,所以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观念来评判亚洲足球。
相比之下,中国足球近年来几乎没有变化。青训基础本就不够扎实,球员个人能力有限。特别是2001年龄段和2002年龄段球员数年前连亚洲青少年锦标赛前16名都进不了,到了国奥队这个层面,我们依然对他们寄予了过高的期望,这是不现实的。
虽然在第二场热身赛中以2比1获胜,但国奥队的替补球员表现不佳是一个难题。比赛中展示出的问题还包括定位球失分以及半场换人后效果不理想。虽然国奥队在上半时创造了更多机会并取得领先,但下半时替补球员的进攻效果明显不如上半时。这可能与对手加强防守有关,但也反映出国奥队无法利用人数优势。教练组需要总结如何更好地使用替补球员,同时球员们也要准备好为替补出场做好准备。
另外,中国2001年龄段和2002年龄段球员的质量相对较低,因此国奥队不得不大量启用2003年龄段和2004年龄段球员甚至包非2001年龄段以下球员进入名单。这也意味着国奥队在整体实力方面与对手存在差距,特别是在身体素质和经验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国奥队需要进行更多的训练和调整。首先,青训基础必须得到提升,加强技术能力和比赛智慧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对球员的全面发展,不仅仅侧重于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注重战术意识、团队合作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此外,教练组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他们需要制定更合理的战术安排,针对对手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布置。在替补球员的使用上,需要更加灵活和准确地把握时机,以保持球队在换人后的稳定性和效果。
尽管目前中国足球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事实上,长期来看,中国国家队和国奥队都需要建立一个长期发展的计划,注重青少年足球的培养和青训体系的完善。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中国足球才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尽管比赛结果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以输赢来评判一支球队的价值。每场比赛都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国奥队需要从这些比赛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不断提高自己。
声明:本站文章仅个人学习使用,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欢迎分享,转载请保留出处!